托育狀況




只要對孩子有益的事我一定去做,也帶著孩子一起做!!歡迎預約~~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成就


DIDI 來之前
我回想當媽的該準備些什麼
推車.玻璃奶瓶.恆溫器.消毒鍋
床墊.浴巾.童書.玩具.固齒器...
來回用品店N次比價.比功能.比安全性.產地.備註預購清單...
似乎買不完
但很快樂
DIDI從母乳到配方奶.副食品
參與DIDI的成長
我找到持奶瓶的成就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掌握咀嚼關鍵期

掌握咀嚼關鍵期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讓寶寶吃得開心又健康
吃東西這件事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似乎不需要特別學習,自然而然就能夠學會。然而,現代父母的某些行為卻可能造成寶寶咀嚼能力不佳,使得寶寶對某些食物產生排斥感,進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影響腦部與智力的發育。因此,了解寶寶從新生兒期開始,每階段咀嚼能力的發展,並給予寶寶正確的訓練,就能避免寶寶輸在起跑點上。
咀嚼能力發展是漫長過程
提到吃這件事,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表示,有些事情是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否則會很麻煩,例如寶寶咀嚼能力的訓練。他表示,人類咀嚼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從新生兒期開始出現吞嚥動作,到舌頭能夠運用自如、臼齒長齊並能夠真正的咀嚼食物,大約要到寶寶5歲時才發展完成。
是不好吃或是沒辦法吃
但是,從0歲開始,父母就可以配合寶寶的成長發育,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正確的訓練,如果寶寶出現偏食的情況,或者是對某些食物產生排斥感,應該找出寶寶不吃的原因:是因為食物的口感、味道「不好吃」,還是因為寶寶無法咀嚼、吞嚥不佳,「沒辦法吃」?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協助寶寶克服「吃不好」的困擾。
寶寶咀嚼能力發展
03個月大
滿足吸吮欲望
幾乎所有足月兒都會有吸吮動作,吸吮是寶寶成功取得食物的第一步。到了3個月大時,劉明發醫師表示,90%的嬰兒在這個階段都會出現吃手的動作。要給寶寶吃奶嘴還是讓寶寶吃手?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的困擾。
自我安撫作用
劉明發醫師表示,一些研究指出,嬰兒吃手的行為具有自我安撫作用,特別是當寶寶對周遭環境感到不安時,透過吸吮行為能夠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但是很多父母因為覺得不衛生,怕髒,所以長時間給寶寶戴著手套,或是刻意阻止寶寶吃手。然而,如果不讓寶寶滿足吸吮欲望,成長之後有可能會比較缺乏安全感。
Tips
提供安全抓握玩具
當寶寶出現將手放進口裡的行為,正是寶寶學習進食的第一步。可以提供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安撫玩具或安撫巾,選用安全材質製作的安撫玩具,即使寶寶放入口裡也不必擔心,一來可以滿足寶寶的吸吮欲望,二來也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為日後自己進食做準備。
46個月大
添加副食品
在大人看來毫不費力的吞嚥動作,對寶寶來說卻是成長發育的一大步。因為只有當寶寶的喉頭肌肉、腦部控制吞嚥機制以及腸胃發育成熟,才能夠順利的吞嚥並消化食物。一般而言,46個月大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機。
消化液分泌量增
劉明發醫師表示,當寶寶攝取的總奶量平均一天達到1000c.c.,頭部可以轉動自如,即是添加副食品的時機。因為這表示寶寶腦部控制吞嚥機制已經發育成熟,加上消化液分泌量大量增加,能夠幫助寶寶腸胃消化。特別是進入厭奶期的寶寶,更需要透過副食品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營養素,幫助成長發育。
母乳寶寶滿6個月大開始添加
太早吃副食品,除了會吃到新鮮的食物而不吃母乳之外,也可能因為副食品準備時不乾淨,使寶寶腸胃容易受感染。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延到6個月大再開始添加,以免因為太早開始吃副食品,導致寶寶油脂及蛋白質攝取不足,影響成長發育。
Tips提供流質食物
一開始以流質食物為主,可以準備新鮮稀釋水果汁、稀飯上的清湯、稀釋青菜汁等給寶寶嚐嚐看食物的味道。
69個月大
強化副食品
寶寶的吞嚥能力越來越好,這時期可以提供寶寶糊狀食物。一開始嘗試糊狀食物,寶寶需要時間來習慣吞嚥的動作,劉明發醫師提醒父母要有耐心,一開始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將食物吐出來,但是大約12週之後寶寶就會習慣,並且會越吃越好,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吐出來而以為寶寶不愛吃,而停止或強迫寶寶進食,造成不愉快的用餐經驗。
是否對食物過敏,嚐過才知道
劉明發醫師指出,過去人們總以為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應該將吃副食品的時間延後,或是因為害怕引發過敏而「自動」排除掉某些食物,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他說,寶寶是否對食物過敏,對哪些食物過敏因人而異,在不確定寶寶是否會對某些食物過敏之前,應該讓寶寶嚐嚐看,並觀察寶寶排便的情形來判定,如果寶寶在嚐試之後有腹瀉、嘔吐等不適的情形,可先暫停餵食。
Tips漸進式給予
吃副食品的目的在於提供寶寶練習咀嚼的機會,因此,應該避免將米粉或麥粉加入奶瓶中沖泡成奶水給寶寶喝,以免寶寶過度依賴奶瓶,對日後戒斷奶瓶形成阻力。可以製作成較濃稠的米糊,慢慢餵食。
9個月大~1
接近大人食物
大多數寶寶在9個月大至1歲開始長牙,在寶寶臼齒長齊之前(約5歲),寶寶只能咬斷食物,還無法真正的咀嚼食物。因此,即使寶寶已經長了好幾顆牙齒,也不能預期這時期的寶寶可以吃牛排。所以,父母可以提供寶寶更多樣化的食材,但是食物的質地及口感必須處理得適合寶寶吃,例如可以給寶寶吃碎肉、較軟的稀飯等。
沒有咀嚼不影響消化
許多父母擔心寶寶沒有充分的咀嚼食物,直接將食物吞下肚會不會消化不良?劉明發醫師表示,原則上只要寶寶能夠吞下肚的食物,就不必擔心消化不良的問題。但是有些食物還是要避免,例如椰果、花生、核桃、堅果類、瓜籽、紅毛丹等,以免萬一寶寶沒有咬碎,吞嚥時可能卡到氣管,造成噎食危險。
Tips
提供高纖維質水果
吃水果除了可以讓寶寶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幫助排便順暢,也能夠提供寶寶腸道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幫助維持腸道健康,當然也就能夠提高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

1歲以後
避免甜食影響食欲
這時期寶寶幾乎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了,包括鮮奶、優酪乳等,不過,還是要避免給寶寶吃太多甜食,例如甜度較高的飲料、糖果,以免影響食欲,並且容易造成蛀牙。如果寶寶有牙齒疾病或不舒服,也會影響寶寶咀嚼及進食的欲望。
食物的質地因人而異
有些父母抱怨寶寶不愛吃飯,每次吃飯都慢吞吞的,寶寶1歲以後繼續吃稀飯會不會影響咀嚼能力,造成日後咬合異常?劉明發醫師表示,由於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要到5歲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即使寶寶仍然只愛吃較軟的稀飯,父母也不需要擔心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如果寶寶確實有咬合異常的問題,當然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偏好,建議父母請醫師評估,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勿因此責罵寶寶。
Tips提供多樣化食材
所以,到了1歲以後,即使寶寶仍然偏愛較濃稠或口感較軟的食物,父母也不必強迫寶寶改變。建議將食物處理成寶寶偏愛的口感質地,並提供寶寶多樣化的食材,在食物料理上多做變化,相信就能夠提高寶寶的接受度。

值得留意的狀況
從外觀上無法輕易判別
當父母抱怨寶寶不愛吃時,劉明發醫師表示,極有可能不是寶寶不愛吃,而是寶寶沒辦法吃。他表示,除了有嚴重的咬合異常,造成臉型異常(通常發生在35歲),可以明顯從外觀上看出來之外,咀嚼能力不好的寶寶,從外觀上是無法看出來與一般寶寶有什麼不同的,也無法輕易的判斷出寶寶的身體究竟缺乏哪些營養。但是,父母仍需留意,找出寶寶不吃的原因,是生理結構異常或是疾病因素造成。
Tips生理結構異常影響咀嚼
例如有常流口水、喝ㄋㄟㄋㄟ容易嗆到、滿6個月大之後仍然無法翻身,頭部無法抬高、體重下降或過輕等情形的寶寶,有可能是腦神經及肌肉發育的問題,造成寶寶咀嚼能力不佳。此外,胃食道逆流嚴重、乳糖不耐症等都可能導致寶寶無法吞嚥,建議請兒科醫師評估,找出癥結點,以免長期營養不均影響寶寶的整體發育。

解決新手媽咪的育兒3大困擾



當第一個寶寶出生,新手媽咪總是對照顧新生兒充滿著挫折與打擊,甚至感到無可言喻的焦慮,不過,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學習起父母的角色,帶養小孩的確需要經驗的傳承,就讓我們整理棘手的育兒困擾吧!
生活作息:養成固定模式的生活作息,能幫助你更加了解寶寶的需求!
哭鬧安撫:寶寶一哭就抱,先想想你滿足他的需求了嗎?
餵食困擾:察覺寶寶的飢餓反射,能讓他更有安全感!
生活作息困擾
如何才能拉長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
應該這樣想
新生兒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沒有白天黑夜的分別,通常需要3個月後才能慢慢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個案管理師林貞秀指出,寶寶的睡眠時間也大約只能維持34小時,因此,夜晚醒來的機率很大。
可以這樣做
1. 訓練寶寶分辨白天與黑夜的差別:讓白天跟夜晚的分別較大,例如,白天一定要讓屋內明亮:可以把室內燈光打開,或靠近窗邊;晚上,當寶寶醒來想喝奶時,儘量不要餵奶,也不要抱起來,更不要開燈,讓他習慣晚上是屬於安靜、沒有過多活動的狀態。
2. 睡覺時給予熟悉的物品或味道:給予寶寶容易入睡的安心小物,例如玩偶或毛毯、奶嘴等。
Tips別擔心無法戒奶嘴!
很多媽咪會擔心給寶寶奶嘴後,日後很難戒,其實不論戒任何嗜好(奶嘴、手指頭等),只要掌握轉移注意力的重點,通常可以戒得掉,不用擔心。
寶寶總是習慣晚上起來喝奶,如何拉長喝奶時間?
應該這樣想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不大,沒辦法快速消化食物,很容易就會餓,再加上睡眠時間一次只能維持4小時左右,要在短時間內戒掉夜奶,真的有點困難。
可以這樣做
晚上睡前的最後一餐,延後到約11點後,並且餵飽一點,也要儘量保持安靜,不要讓他邊睡邊吃,不然可能會讓他半夜兩三點又起來一次。
抱著時,寶寶都睡得很熟,怎麼一放下來就醒?
應該這樣想
寶寶睡眠有其周期性,從淺眠到熟睡,大約需要20分鐘的時間,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寶寶一放進床內就哭,通常是因為還沒進入深睡狀態。
可以這麼做
可以等到寶寶睡熟後約15分鐘過後再放進小床,同時在旁邊陪他一會兒,觀察狀況,但不要一直拍打他,否則會讓他習慣需要拍撫才能入睡的習慣。
需要讓寶寶建立固定作息嗎?
應該這樣想
部分全職媽咪心想反正白天沒上班,有時會很隨意地讓寶寶擁有自己的生活作息,想睡就睡、想喝就喝,其實,幫助寶寶建立固定生活作息模式,不但可以幫寶寶學習分辨許多事物(例如白天與夜晚的差別),也可以讓父母得到充分的休息,並能快速了解寶寶的需求給予正確的回應。
可以這麼做
1. 出生後頭幾周保持住家安靜。
2. 
儘量少讓訪客抱他,讓他很快能適應周遭環境,產生安全感。
3. 
寶寶睡覺時,房內光線放暗。
4. 
白天喝玩奶後,讓他活動一下再睡。
哭鬧安撫
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抱他?
應該這樣想
寶寶哭泣多半是為了吸引旁人的注意,林貞秀護理師說,寶寶有自我安撫的能力,媽咪應該給予學習的機會,除非是不舒服,或是沒有滿足需求時,才不容易安撫,否則,寶寶會哭大部分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可以這樣做
媽咪要了解寶寶的暗示行為,掌握他的滿足感,並取得信任。平常,就應經常觀察寶寶的行為表現,例如餵奶時,當他出現搜尋跡象時,就應該讓他喝,才不至於因為想喝沒得喝而大哭要奶,若持續以往,寶寶就會認定每次喝奶前都要先哭鬧才有得喝。
了解暗示行為沒有難帶的寶寶
了解寶寶的暗示行為,可以幫助媽咪知道寶寶的需求,媽咪需要做的是,經常觀察寶寶有哪些暗示行為屬於常態性,但每個寶寶個性都不同,無法照本宣科套在所有寶寶身上,媽咪只能在每次錯誤中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睡到一半哭醒,需要抱起來安撫嗎?
應該這樣想
有些寶寶會睡到在半夜時,突然哭醒,這是因為正處於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雖然看起來是醒著的,但其實仍處於睡眠狀態,如果這時媽咪抱起他,反而會讓他驚醒而哭得更大聲。
可以這樣做
1.運用「5分鐘觀察法」:遇到這種情況,媽咪可以在旁邊觀察5分鐘,先不要碰他,等到5分鐘過後,若寶寶仍在哭,就稍稍把臉湊過去,輕聲地說話哄他,但還不要有任何拍撫動作;之後,再忍耐5分鐘,倘若還在哭,這時表示寶寶可能是有其他需求,例如尿布濕了、環境太熱或太冷等,這時,再悄悄地解決他的需求。
2.了解寶寶的睡眠週期:林貞秀護理師表示,媽咪可以學習了解寶寶的睡眠周期,以及每個周期的特色,才能在錯誤中不斷地學習,了解寶寶的真正需求。
寶寶未滿4個月帶出門,晚上會睡不好?
這 個看似傳統的說法,其實有其道理!林貞秀護理師說,因為寶寶每天晚上睡覺時,都在處理白天的資訊,一旦白天的資訊或刺激過多,就會讓他晚上的腦部活動變得 頻繁而激烈,就容易睡不好或者做惡夢。因此,長輩告誡「不要帶小寶寶出門」的道理,多半也是因為不希望給予孩子過多刺激;此外,經常更換寶寶的照護場所 (如換保母),也會如此,這種情形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會特別明顯。

餵食問題
喝奶應該按表操課嗎?還是寶寶想喝就給他喝?
應該這樣想
按 表操課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在醫院裡需建立規矩讓醫療行為較好進行,但回到家後,就應該按照寶寶正常的生理狀況給予餵食。林貞秀護理師說,在新生兒階段,還 是符合他本身的作息較好,但她強調,不要因此而誤解「餓了就吃」的餵食方法:很多媽咪把寶寶哭鬧當作是飢餓,只要一哭就餵她,會讓她產生哭鬧與喝奶的連 結。
可以這麼做
1.少量多餐刺激乳汁分泌:3個月內的新生兒仍應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母奶,這樣的方式也正好可以讓奶水的分泌變得正常。
2.觀察寶寶的飢餓暗示提前餵食:雖說餵奶不應按表操課,但媽咪應該隨時觀察寶寶的吸吮反射,只要出現飢餓暗示就餵食,不要等到哭了才餵。
Tips喝奶拖太久?
有些寶寶喝奶時,愛喝不喝,總是把時間拖的很久。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喝奶時間超過1小時,先排除環境的因素(如過熱、穿太多導致昏昏欲睡等),但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根本不想吃,或是想睡覺、生病等。
到了餵奶時間,寶寶仍在睡覺,該叫他起來喝奶嗎?
應該這樣想
好的睡眠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由於人體中提供成長所需的生長激素,只有在深沉睡眠中分泌,因此,維持好的睡眠品質確實讓寶寶發育成長,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硬是強迫他起床喝奶,就會出現類似成人般睡不飽、情緒不好的狀況,這時若再強迫喝奶,很容易出現嗆奶的現象。
可以這樣做
寶寶餓了自然就會醒了,只要他一天的奶量足夠,媽咪就不用擔心!
寶寶喝奶很急溢奶也快,怎麼幫他?
應該這樣想
配方奶寶寶如果喝奶很急,跟奶嘴洞的大小與形狀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奶嘴洞的大小與流速相關。
可以這樣做
1. 將餵奶時間提前:有時候寶寶喝奶很急,是因為太餓了,可以先將喝奶時間提前,不要等到哭了再餵,餓過頭,就容易出現喝的很急的現象。
2. 把奶嘴洞改成小洞或十字孔:將奶嘴洞改成能控制流量的十字孔型,也可舒緩喝奶很急的現象。
預防嗆奶有一套
遇到寶寶嗆奶時,新手媽咪總是手忙腳亂,林貞秀護理師提醒,處理原則只要掌握輕拍、擦掉嘴角奶水、觀察呼吸是否順暢等3個重點,就可安心。
至於嗆奶有其預防方式:
1. 
不讓寶寶喝奶喝太急、太快。
2. 
喝奶後,記得幫寶寶排氣打嗝。
3. 
若等不到打嗝,或者媽咪無法觀察寶寶是否打嗝時,可以將寶寶的睡姿略做調整,將身體稍稍墊高、將頭側向右邊,觀察30分鐘左右,再幫他翻身(以防頭型變形)。

生活常識小秘密


生活常識小秘密


1. 轟!辣到流眼淚該怎麼辦? 

如果不小心吃到辣的流眼淚的食物,這 時的第一個想法一定是,我要一杯水。 然而水並不能解辣,反而會更辣。其實最好的解辣方法就是喝牛奶。牛奶才是最好 的解辣劑。喝了就可以緩和辣感。 

2. 讓豆腐不易變碎
 
軟綿綿的豆腐在烹調過 程中非常容易破碎,6果想要豆腐保持完整,可以在煮 之前先浸泡在鹽水中,大約 30 分鐘左右,泡過鹽水的 豆腐下鍋之後就不容易破碎 囉! 

3. 湯太鹹了,怎麼辦? 

煮湯時如果不小心加了 太多鹽,那湯的微妙口感就被破壞掉了。這時補救的 方法是,加入馬鈴薯塊在煮個幾分鐘。因為馬鈴薯會吸收鹽分,要上桌時再把馬鈴 薯撈掉,就可以解決湯太鹹的狀況。 

4. 削芋頭前先泡醋
 
削芋頭時,手部會因為 芋頭的關係而愈削愈癢,此時不先將手浸泡在醋中, 這樣一來,手就不癢囉!   

5. 如何將蘋果去除表面的蠟?
 
如果您喜歡吃蘋果,然 後又常常吃,然後又喜歡連皮一起吃的話,那麼就需 要將表面的蠟去除 .... 
(a)將蘋果放進熱水(手 可以接受的最高溫度即可),這時候蘋果的蠟會暈 開。 
(b)牙膏塗抹在蘋果上當 清潔劑,8 2此即可消除。 

6. 如何讓馬鈴薯慢一點發芽?
 
馬鈴薯的芽含有毒的生 物鹼,食用會造成腹痛、頭暈。若再馬鈴薯中放一顆蘋 果,可大為延遲發芽的時間。因蘋果產生的乙烯氣體有妨礙馬鈴薯發育的功效。想 讓木瓜或奇異果早點熟,就可以和蘋果放一起。另外澀柿子和蘋果放一起,一週後 澀味消失了就變甜柿了。 

7. 如何讓飯又靚又香 ?
 
洗完米之後,在水裡加 入幾滴檸檬汁,可以讓飯又靚又香。在洗好準備開始 煮的米飯裡滴上幾滴油,與飯同煮,也能讓米飯香靚喔! 

8. 想讓餅乾一直脆脆的?
 
將餅乾裝罐時,同時放 進一塊方糖。由於方糖會吸收罐中的濕氣,所以就能 保持餅乾的香脆可口的狀態了。 

9. 慘了!衣服沾到墨水有救嗎?
 
衣服或布料不小心沾到 墨水時,可以使用飯粒或是漿糊加些許的清潔劑,用 手指頭直接沾著在墨的污垢處反覆塗抹,墨水的污垢很快的就可以清除掉囉!待污 垢去除了之後,再將衣物浸泡在一般的清潔劑中一段時間再清洗。 

10. 鞋子臭臭怎麼辦?
 
將少量蘇打粉直接撤入 長筒靴、運動鞋,或常穿而易有異味、濕氣的鞋中, 在蘇打粉作用之下它會吸收濕氣及異味,很快你就會有一雙乾爽的鞋子了。 

11. 衣服衣領、腋下黃黃怎麼辦?
 
先用刷子塗上洗髮精, 或擦上刮鬍膏後靜置四之五分鐘再洗,即可順利洗淨。 

12. 鮮花保鮮法
 
在插著鮮花的花瓶裡, 加進一點啤酒可使鮮花的保鮮期延長許多,因啤酒含有 乙醇,能使花枝切口,消毒防腐,又含有糖及其它營養物質,能為枝葉提供養份。 

13. 使剪刀恢復銳利的方法
 
利用鋁箔紙,將二、三張鋁箔紙疊在一起,用剪刀剪一剪,剪刀立刻就會銳利 的令人吃驚。 

14. 吹風機輕鬆去標籤 

買禮盒送人時,價錢標籤很難撕掉,用手摳會摳的黑黑髒髒的反而更難看,如 果用吹風機吹熱一下再撕,會很輕鬆的撕下來,不留一點痕跡! 

15. 啤酒除了喝還可以做什麼?
 
牛奶擦拭觀葉植物很不錯,其實,用剩下的啤酒來擦拭,效果更好!而且不怕 招 惹螞蟻,可用棉花沾啤酒,輕拭葉面,不僅灰塵,連長年污垢也能輕易去除,葉面 留下自然光 澤。 

16. 不用芳香劑也讓家裡變香香
 
可利用自己的香水以棉花沾濕香水後,擦拭室內的電燈泡,燈泡一亮,香水就 會溫熱發揮,整個房間就會充滿香氣了。 

17. 木製家具被蠟筆亂塗鴉
 
蠟筆污跡無法以水去除,用油漆溶劑雖可去除,但會剝去塗料而使表面受損, 最適合的方法適用牙膏擦拭,不僅可擦的很乾淨,且也不會傷到傢俱。 

18. 廚房拖地先放醋
 
廚房的地板很容易積屯油垢,拖地前,不彷在拖把上倒入一些醋,如此就能讓 油污逃之夭夭! 

19. 茶杯上有茶垢怎麼辦?
 
茶垢在茶杯上影響杯子美觀,用絲瓜布(化工)日久又傷痕累累,反倒藏污納 垢。祇要用一點點牙膏,輕鬆抹上,用手清洗就可去茶杯上茶垢。若是茶垢很厚, 就抹上後再等一下,有空再回來清洗,相信你會有一隻新杯子。 

20. 地板掃得更乾淨
 
將破掉不用的絲襪套在掃帚上做清潔的工作,可將棉絮、頭髮等難掃的東西,全 部掃乾淨。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熱痙攣的處理


熱痙攣的處理
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熱痙攣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身為父母心,看到孩子抽搐的恐怖模樣,恐怕還是一刻也無法忍受。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有一些標準的照護建議,可以提供爸媽們做參考。

  熱痙攣是個體質,與基因有關,是有家族遺傳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小孩溫度燒太高就會熱痙攣,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必須先修正。

  熱痙攣的體質在孩童的比例大約2%5%,原則上發生的年紀是6個月到五歲。熱痙攣首先一定要合併發燒,有發燒才叫做[熱]痙攣,沒有發燒就只是痙攣而已。熱痙攣進一步分為簡單型(simple seizure)與複雜型(complex seizure),顧名思義,簡單型比較好解決,複雜型則否。

   簡單型熱痙攣的定義是:
1.發作時間小於15分鐘;
2.兩手兩腳對稱性的全身抽搐,包括眼睛上吊,嘴唇發紫;
3.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沒有復發。如果您的孩子是發作時間過長,單手單腳的抽搐,或者一天內反覆的發作,這些都叫做複雜型的熱痙攣,是比較不好的。

  一個6個月到五歲的孩子,發生簡單型熱痙攣,沒有其他腦炎或腦膜炎的危險,也沒有代謝性疾病,這樣的熱痙攣是很溫和也很安全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正常的發展與長大,完全不需擔憂。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孩子將來會不會變成羊癲瘋?事實上,有熱痙攣與沒有熱痙攣體質的孩子,將來變成癲癇患者的機率是差不多的,但有熱痙攣的人的確機率稍微高一點點。附帶一提,現在不可以叫他們羊癲瘋,要稱呼癲癇症。更尊重一點,現在新的稱呼是[依比力斯]症,配合英文病名epilepsy,不會讓人聯想到[瘋]或[癲]這樣的字眼。還有家長會問:熱痙攣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答案也是不會。

  另一個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這樣的痙攣會不會復發?答案是:有可能。一歲以前發病的孩子,會有50%再發的機率;一歲以後才發病的孩子,則有30%;然而如果已經發作兩次,那麼約一半的孩子會發第三次。

 為了預防再發,很多家長,甚至醫生都會用兩招:
瘋狂的使用退燒藥,與開立預防痙攣的藥物。很可惜的是,使用再多的退燒藥,也無法防止熱痙攣的發生。因此,因為孩子有熱痙攣體質,在每次發燒的時候就用大量的退燒藥,是錯誤的作法,會復發者依然會發,不會復發者依然不會。

  另一個方法是當孩子發燒時,使用抗痙攣的藥物預防發作,這樣的作法是證實有效的。然而大家想也知道,抗痙攣藥物基本上跟安眠藥一樣,一定是會有些副作用的。美國兒科醫學會評估之後,認為"簡單型熱痙攣安全無害,而抗痙攣藥物有一些可能的傷害,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

  拗不過家屬,有時候我會開diazepam(一種抗痙攣藥)給緊張型的父母(或祖父母)。發燒的時候開始口服diazepam預防熱痙攣發作,效果可以從30%的發作頻率減少至11%,但也不是100%。另一種方法是發作的時候給予diazepam的塞劑,灌到肛門裡,可以提前停止痙攣。這兩種方式都不會給孩子額外的好處,唯一的好處是讓家長的焦慮減輕。抗痙攣藥物的副作用為疲倦,意識模糊,走路不穩等等。

  熱痙攣發作的時候,
第一:保持鎮靜
第二:不要亂塞東西在孩子的嘴巴裡;
第三:讓孩子的口鼻暢通,不要被衣服或其他東西堵住。讓孩子發作,並且計時。如果不是簡單型發作,要趕快送醫不可延遲;簡單型發作則不用太緊張,來醫院給醫生檢查一下有沒有其他問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