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內、外周邊的肌肉其實比想像中要多,每條的作用也都十分精細,事實上,與整個口部動作有關聯的肌肉,還包含了延伸到頭部側面的肌肉群,這些肌肉群彼此合作,讓口腔發揮最大的功能:
1、進食:
吸吮-嬰兒時期最重要的進食動作,從吸吮母乳、牛奶,進展到使用吸管、吸入軟質食物(果凍、麵條)。
吞嚥-食物到達口腔後部,經過一連串的反射動作,通過咽喉進入食道,最後再到胃裡。
咬合-上下顎用力緊閉,產生力量將食物切斷、把食物固定或是把食物壓碎。
舌頭翻動-舌頭以改變形狀的方式,把食物在口中翻動,除了讓食物可以被均勻的被牙齒咀嚼以外,還能形成完整的食團,方向吞嚥。
咀嚼-當上下顎可以咬合,產生力量時,能夠將食物壓碎,但咀嚼的動作還要包括兩顎左右移動位置來形成「磨碎」食物的效果。
2、表達
發出聲音-當空氣通過喉頭、口腔、鼻腔時,會受到不同的節制、產生變化,這樣就會發出聲音,而藉著不同的口型、舌頭的位置,聲音就會不一樣,這些不同的聲音,就是話語的基礎。
要發出正確的聲音,口腔周邊的肌肉使用就必須要十分精準,當唇、舌、咽喉的肌肉可以很協調的控制力量,這樣子,精巧的動作才能產生,也就能準確的調整空氣通過的位置與流量,如此便可以發出準確的音。
從上述內容可以了解,口腔的兩大功能,與它的動作能力(咬合、咀嚼、口型、發音位置)和調節空氣的能力(吸吮、發音)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增加口腔的肌肉控制,就可以提升動作和調整空氣的能力,也就能讓進食和發音的技巧提升。
調整發音的技巧,大多由語言治療師提供訓練方案,職能治療師則會依照小朋友的發展年齡,找出需要發展的口腔動作,利用遊戲或運動過程來強化口腔周圍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1)、顳肌和嚼肌:兩邊的顳肌分別從兩耳上方連到下顎,嚼肌則是連接兩邊的上、下顎,它們的功用就是讓上下排牙齒緊咬,吃東西時做出咬、壓碎食物的動作,發音時,控制上下顎的動作與ㄐ ㄑ ㄒ ㄗ ㄘ ㄙ ㄧ等聲母和ㄞ ㄟ ㄠ ㄡ ㄢ ㄣㄤ等韻母的發音有關。要讓顳肌和嚼肌的力量變大,練習「緊咬」的動作是最直接的方法,用長條形的點心(肉絲、肉干、魷魚絲、軟糖…等),讓小朋友緊緊咬著,然後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玩「食物拔河」的遊戲,告訴小朋友千萬別讓口中的點心被爸爸媽媽拔走了。
(2)、內側和外側翼狀肌:這些肌肉各有一對,位置比較深,內側翼狀肌連接鼻骨和下顎,外側翼狀肌則是從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張嘴時可以摸到會動的地方)連到下顎,翼狀肌運動時,會讓下顎出現向左右移動的動作,這樣的動作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能夠有「磨碎」食物的功能,而且翼狀肌強壯與否,會影響下顎的靈活度,說話的速度加快、要說的字數變多時,下顎需要精巧調整位置的機率也就提高了,口腔越靈活,在表達長句時,發音的準確度就會越高。要加強下顎的靈活度,不偏食是最好的辦法,富含纖維的食物(芹菜、空心菜、甘藍菜…等),咀嚼時必須使用咬碎和磨碎的動作,慢慢累積動作的經驗,就會讓下顎的靈活動提升。
(3)、口輪匣肌:這是一圈圍繞在嘴唇周邊的肌肉,主要的工作是改變嘴唇的形狀,舉凡抿嘴、嘟嘴、微笑、咧嘴等動作,都會需要口輪匣肌。吃、喝各類固體、液體食物,嘴唇需要緊閉,才能順利的把東西吞下去、平常時間避免口水流出來也要嘴唇緊閉的動作、做出豐富的表情會使用到嘴巴、發出ㄅ ㄆ ㄇ ㄈ ㄨ ㄩ ㄠ ㄡ等聲音,與嘴唇的動作直接有關。加強口輪匣肌的動作能力,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讓嘴唇多多「變形」,和小朋友玩扮鬼臉的遊戲,或是變成「小鳥嘴」、「小老鼠」、「玩親親」,也可以變成「小白兔露門牙」、「露出上下排的大門牙」等等好玩的動作,儘量伸展嘴唇或是讓嘴唇用力,另外,使用吸管也是重要的訓練,含住吸管吹氣、吸果汁,要更加提升力量時,則可以用吸管吸布丁、果凍(不能含蒟蒻),這些動作練習的過程,是用來提升嘴唇力量和靈活度。
(4)、舌頭的肌肉:分為兩類,一類是舌頭本身的內肌肉群,另一類是連接舌頭和其他部位的外肌肉群,內肌肉群主要用來改變舌頭的形狀,像是捲舌、攤平舌頭、鼓起舌頭和翻轉舌頭;外肌肉群是變化舌頭的位置,如:伸到嘴巴外面、貼在上顎、平放在口腔之中…等。
吃東西時,舌頭變換形狀或位置,是為了把食物聚集成為食團,方便牙齒的咀嚼,像是把嘴邊的食物舔一舔、把牙齒上沾到的食物舔下來、把正在咀嚼的食物從左邊臼齒換到右邊臼齒、把食團收集到中間再往食道的方向推送;而舌頭改變位置的動作在發音過程中幾乎不斷發生,向前伸直、頂住牙齒是發ㄗㄘㄙ,鼓起舌頭、輕翹舌尖是發ㄉㄊㄋㄌ,改變形狀,向後捲曲是發ㄓㄔㄕㄖㄦ,舌頭放平,往前上方推時發ㄐㄑㄒ,往後方沉則是發ㄍㄎㄏ。
加強舌頭肌肉的功能,有時會使用一些零食來搭配,把果醬、蜂蜜輕輕抹在嘴角、嘴唇,讓小朋友做出伸長舌頭的動作,閉緊嘴巴,用舌頭輪流頂起兩側臉頰的動作,還有張開嘴巴,把舌頭向上下捲、向上頂住上顎、向後關上咽喉,這些動作足以讓舌頭大幅度的改變形狀及位置,如此一來,前面所提到的內、外肌肉群就可以一併訓練了。
訓練口腔內外、周邊的肌肉,最有效的方式除了接受職能治療師的訓練建議之外,便是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嘴巴「多動」、「多用」、「不怕累」的原則,均衡攝取有纖維質的食物,讓咀嚼的時間變長,上下顎要使用的力量加大,還有舌頭翻轉食團的機會提高,要是小朋友已經出現了偏食的傾向,千萬別順著孩子,只準備好咬、好吞的食物,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把較難咀嚼的食物剪碎一點(不是用果汁機打爛喔!!!),混合著愛吃的食物,讓小朋友一起吃。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有長期偏食的狀況時,還得要注意是不是合併了口腔過度敏感的困擾,這時職能治療師還需要評估小朋友的感覺功能,然後設計出能夠一併訓練動作與感覺功能的活動或遊戲,幫助小朋友更成功的在生活之中運用口腔功能。
出處:張宇群職能治療所-希望種子兒童發展中心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